傳統上,病態賭徒都被視為個人行為,屬於個人選擇,沒人強迫你去睹,甚至睹徒自己,也往往只是怪罪自己運氣不好,很少有人去找賭場算帳。
其實這是社會問題,賭徒首先要自負其責,社會亦要共同擔。政府責無旁貸,製造了病態賭徒的賭博行業,例如香港賽馬會的賽馬、賽球及六合彩,一般的麻將館等。 政府除了允許合法開賭外、更從中抽稅。
政府製造了問題,亦應有責任來消除它的不良後果。
現時政府沒有任何【負責任博彩政策】處理這個社會問題。極其量由香港賽馬會每年撥款一千五百萬給政府民政事務處成立【平和基金】分配給各NGO處理、輔導、研究及訓練專業人士有關戒賭事宜。
政府有錢派給各合資格人士,包括海外人士每人港幣六千元,卻沒有負擔分毫在戒賭方面,錢是香港賽馬會,不是香港政府的,你覺得是否不可思議哩?
本港一些關心社會福利團體,包括宗教團體例如香港天主教教區,香港佛教聯合會等。是否要組成一些壓力團體力量,促使及監察政府盡早實施【負責任博彩政策】如下:
1. 提高合法搏彩人士年齢,21歲或以上;
2. 禁止或限制搏彩廣告,尤其是多傳媒體;
3. 管制一些人士,尤其是病態賭徙跨境賭博;
4. 政府應預算財力、物力積極推行預防及治療賭博問題,在課程中加入防賭元素。
詳情可參考新加坡、澳門等政府【負責任博彩政策】。
此文只是拋磚引玉,希望各方人士熱烈討論,找出更有效方法。
University of Macau 201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