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說北魏時有一個傳說,遠在深山一個洞穴,住了一條大莽蛇,身長百丈,舌頭伸出時,可有百尺,雙眼如一對龐大的夜明珠,縱使在夜間,照耀時附近地帶也可變為白天。
一天,皇帝下旨,若得夜明珠「蛇眼睛」者可重賞,甚至可加官晉爵。一位獵人神射手,想射殺那條大莽蛇,經過數月時間,他找到了那條蛇,於是放毒箭射向蛇的頭部,射中了,但該蛇身軀龐大,不會即時死,並將那獵人吞掉,正在奄奄一息。
此時,有一位醫師經過,大莽蛇用人話向醫師求助,醫師不忍睹,終於慢慢醫好了大莽蛇。大莽蛇為答謝醫師,送了自己一隻眼睛給醫師。醫師將該眼睛〈夜明珠〉轉送給皇帝,皇帝封了醫師一個大官位。皇帝很高興並吩咐醫師取多一粒夜明珠,醫師不敢抗命,無奈地再找大莽蛇,說出來意。大莽蛇思考一會後,亦將自己唯一眼睛送給醫師。
醫師向皇帝覆命後,送上另一粒夜明珠〈蛇眼睛〉。皇帝封了醫師為丞相。過了一段悠長時日,醫師開始有貪念,他想莽蛇識人話,眼睛如夜明珠,必定是神仙,若果得到它的膽,必定可以長生不老。於是他再找大莽蛇,提出要求,大莽蛇覺得醫師〈丞相〉貪得無厭,無藥可救,於是它將開口,叫丞相自己行入肚內取蛇膽,當丞相行入肚內後,大莽蛇便把丞相吞了。
古時「象字」與「相字」相通,例如中國象棋,楚河漢界,帥邊是「象」或是「相」,相通互用,故此「蛇吞象」即「蛇吞相」,原來如此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